人文為本,醫學為用
推動醫學人文教育之深化與向下紮根

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棄醫從文 為新文學搖旗「吶喊」的魯迅(1881~1936)


魯迅,中國近代新文學運動的搖旗「吶喊」者,發揮最重大影響力的作家,本名周樹人,誕生於浙江省紹興縣,所處時代正值滿清末期與民國初期,親身經歷舊時代舊社會的崩潰,又對新時代新社會的建立充滿期待,然而卻看不到真正的希望和光明的前景。作為一個全心追尋外國文學、文化、文明的知識份子,魯迅對傳統中國封建社會的道德禮教和奴隸國民性可說是深惡痛絕,他的小說對中國人「沉默的死靈魂」展開兇猛的批判,文字充滿嘲弄反諷,對舊體制的衝擊解構在中國近代新文學運動中,可說是高舉大旗勇往直前,也確實發揮了震撼人心引人深省的巨大影響力,堪稱是中國近代小說的第一人。
對新文學運動來說,魯迅發表於1918年的《狂人日記》是中國近代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刊載於當年515《新青年》月刊四卷五期,小說中出現了:

凡事總須研究,纔會明白。古來時常喫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纔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喫人」!
本文引自:《魯迅小說集》,楊澤編,頁6

又在結尾時說:

不能想了。
四千年來時時喫人的地方,今天纔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著家務,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飯菜裏,暗暗給我們喫。
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喫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喫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沒有喫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本文引自:《魯迅小說集》,楊澤編,頁15-16

可見魯迅對中國傳統封建社會中滿口「仁義道德」,卻老是上演「人喫人」的惡劣文化是多麼的憤怒和不滿!
魯迅在他的小說集《吶喊》的自序中,清楚的交代了他為什麼前往日本學醫,後來又是為什麼棄醫從文的經過,小時候的魯迅親眼目睹父親生病卻愚昧的求助於傳統中醫,結果人財兩失導致家庭陷入困境的無奈。自序中說:

我有四年多,曾經常常─幾乎是每天,出入於質鋪和藥店裏,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櫃臺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櫃臺外送上衣服或首飾去,在侮蔑裏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櫃臺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回家之後,又須忙別的事了,因為開方的醫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藥引也奇特: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辦到的東西。然而我的父親終於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中略)
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
因為這些幼稚的知識,後來便使我的學籍列在日本一個鄉間的醫學專門學校裏了,我的夢很美滿,豫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
本文引自:《魯迅小說集》,楊澤編,頁465-466


可是就在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1904年,時魯迅24歲)就讀了兩年之久,1906年魯迅在課堂上看見了日俄戰爭有關的一片電影畫面,讓他驚醒了「學醫救中國」的美夢,他決定放棄學醫而從事文藝運動,在《吶喊》的自序中,他寫道:

有時講義的一段落已完,而時間還沒有到,教師便映些風景或時事的畫片給學生看,以用去這多餘的光陰。其時正當日俄戰爭的時候,關於戰事的畫片自然也就比較的多了,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據解說,則綁著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的便是來賞鑑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
這一學年沒有完畢,我已經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本文引自:《魯迅小說集》,楊澤編,頁466-467

在日本棄醫從文的魯迅,先在東京邀集了一些同志辦起了雜誌,雜誌名稱就叫《新生》,當然經濟的困難註定了雜誌失敗的命運,接者魯迅開始翻譯西方和日本的著作希望改變中國的思潮,他也在1908年(28歲)時加入了反清的秘密革命團體光復會,1909年他返回中國任教於杭州的浙江師範學堂。191110月辛亥革命爆發,魯迅曾率青年學生上街宣傳革命,可見魯迅於民國建立初期對革命是充滿期待,希望中國能徹底改變過去的積弱與惡習,1912年魯迅曾應教育總長蔡元培邀請,到南京任職教育部後又隨臨時政府遷往北京;然而革命初期中國社會的混亂,袁世凱的稱帝,各地封建勢力的割據,以及新舊惡勢力的衝突勾結,遭受苦難的中國人民仍陷於水深火熱的苦海,魯迅已開始領悟到中國的問題在於長期累積的封建文化和國民奴性,如果不能連根拔除舊時代舊社會的封建思想,單單表面上政權轉移並無法解決根本的社會問題,1917年魯迅因軍閥張勳復辟,憤而離職;從1918年起魯迅發表《狂人日記》之後發表<我之節烈觀>抨擊封建禮教,繼而在《新青年》開闢專欄<隨感錄>陸續發表雜文評論時事,後再發表<孔乙己>、<葯>、<明天>、<一件小事>、<風波>…等大量小說問世,迄1921年最出名的小說、<阿Q正傳>在北京《晨報副刊》連載,造成了全國轟動,因為<阿Q正傳>中的主角代表的正是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卑微屈辱的縮影,讓許多讀者看了不禁掉下悲憤的眼淚,對中國人的社會帶來了最巨大的文學衝擊力量!
魯迅陸續又發表了許多小說,也翻譯許多俄羅斯的文學作品,他也經常受邀在中國各省有名大學中演講,在1920-1930年代他已經成為當時中國最重要的作家和文藝青年的導師,1926年北洋軍閥段祺瑞政府,槍殺愛國請願的青年學生,發生「318慘案」,魯迅為聲援學生,陸續發表<無花的薔薇之二>、<死地>、<紀念劉和珍君>等文章,而被北洋政府通緝,被迫離開北京應林語堂邀請至廈門大學任教,後於1927年又出任廣州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1928年他與郁達夫合辦《奔流》月刊於上海創刊,1930年又於上海創辦《萌芽月刊》與《文藝研究》,此後一直以上海為寓所從事寫作與譯作,並出版一系列文集,晚期並以中國歷史故事為題材賦予新的內涵和挑戰,例如<補天>、<奔月>、<鑄劍>、<非攻>、<理水>…等合編成《故事新編》於1936年出版。同年3月魯迅已因肺病嚴重瘦得只剩37公斤9月發表散文<死>預告了自己的臨終,1017日執筆最後作品<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未完稿,1019日早晨病逝於上海。
魯迅的逝世讓中國失去了新文學運動搖旗「吶喊」者,也讓全世界失去一位人道主義文學家,他是我們學醫者奉獻給文學界最珍貴最厚重的禮物。

參考書目:《魯迅小說集》,楊澤編,洪範書店,台北,199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