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為本,醫學為用
推動醫學人文教育之深化與向下紮根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看見玻利維亞的街童~黃至成

出生於美國南卡萊納州,父母為台灣移民的黃至成,畢業於德州農工大學與哈佛大學醫學院,在他就讀醫學院四年級將要畢業之前,有機會參與玻利維亞街童的服務工作,看見許多改變他一生命運的街童,這些街童的真實故事促使他往後十年推動了「玻利維亞街童計畫」的工作,也出版《玻利維亞街童的春天》這本書,這是一本充滿血淚活生生見證人間苦難的街童報導,是黃至成借眼鏡給我們看見每天生活在我們周遭人們的真實故事。在書的前言當中,他忠實的這樣敘述著:
通常在書的自序中,作者會提供一些關於書中人物的統計資料或歷史。我在此也不免俗套地提供當我在拉巴斯下機時所知道的知識:無。對於街童和他們的世界,這篇文章無法給你任何數字、任何頭緒。
我只告訴你一件事情。在我在玻利維亞第一年的年底時,我坐在拉巴斯市中心冰冷的水泥街道,想知道我用盡全力,究竟對這些街童的生命造成什麼改變。我問一個雛妓:「妳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她不想馬上得到錢、藥品或任何東西。她說,她想要我在她的生命中出現;她要我為街童蓋個家;她要我告訴其他人,有關她和其他街童的生活。
這本書正是在兌現那三個承諾,即使已經悠悠過了十年了。我將盡可能客觀描述五名街童的真實故事─梅希迪(Mercedes)、加布里耶(Gabriel)、丹妮拉(Daniela)、薇琪(Vicki)和羅莎(Rosa)。他們完全從一個質樸的環境中長大,所以他們的語言也同樣質樸。我盡可能使用他們的語彙,試著準確刻劃他們的生命。我盡量不寫到我自己。我生來就是內向、並對個人生活保持隱私的人。我已經描述我的生命轉變和我父母可能的失望,你們可以透過我的眼睛去了解這些孩子。過去這十年,這些街童和我改變了彼此。最後,我希望這些故事是關於他們的,而不是我的。我只是把眼鏡借給你們,讓你們可以看到這些街童。

從接觸開始,黃至成進入街童的生活圈,和街童談話,關心街童的家人,發現許多問題的家庭和破碎的傷口,有肉體的傷痕、有心靈的傷痕、有渾身刀疤不斷傷害自己的女孩,有得到性病卻未被治療的女孩,有未婚懷孕的女孩,有吸食毒品、喝酒打架的男孩,有帶著小刀橫行街頭的男孩…,黃至成雖然快從醫學院畢業,卻必須扮演醫師的角色想盡辦法要幫助街童,也因為學生時代參與了街童服務工作,黃至成畢業後成為小兒科醫師,進入美國波士頓醫學中心任職之後,繼續推動「玻利維亞街童計畫」,展開長期關懷與救援無家可歸孩童的工作,在書中的後記當中,黃至成寫道:
玻利維亞街童計畫希望引起世人對全球街童困境的關注。我們的目標是將童年、權利、尊嚴還給玻利維亞那些被遺棄的街童;也希望這些孩子能成為榜樣,成為帶動結構性變遷的動力。初期幾年我們先造訪街頭,一如我當年從事的工作,跟街童聊天,治療他們的疾病。隨著志工和工作人員增加,我們大約進行六千次的街頭訪問。2001年,玻利維亞街童計畫在拉巴斯有了第一個家:伯納比之家(Hogar Bernabe),專門服務那些沒人照顧、被遺棄的街童。在我的心目中,這些孩子是我們應該回應愛心和關懷的對象。拉巴斯的街童平均年齡14.4歲,超過一半是男孩。這些街童約有90%受過肉體上的虐待,90%以上吸食油漆稀釋劑;女孩有一半以上懷 孕或有小孩,38%受過性侵害。藉由成立伯納比之家,我回應了丹妮拉、薇琪和加布里耶的期望─為他們建立一個家,但這只是略致棉薄之力。伯納比之家可以收容十個棄童,提供他們全面性的照顧。光提供衣食仍然不夠,我們也必須提供安全感,讓他們感受關愛。除了一些身體的病痛,像蛀牙或因挨打導致骨頭癒合不佳等之外,街童同時受到自殺、憂鬱、創傷後遺症、毒癮、各種心理疾病的威脅;有些孩子有人際關係的障礙,或容易依賴別人;大多數孩子認為他們終將被遺棄。只有一部分街童在離開街頭之後,因為跟隨我和其他工作人員,才逐漸確信我們不會遺棄他們。

為了玻利維亞的街童,為了全世界不被看見的孩子,為了基督耶穌所說:「照顧最弱小的兄弟就是作在我身上」,黃至成呼喊著:
我仍然跟我的終生之謎搏鬥:為什麼上帝帶走我的妹妹明芳,而不是我?為什麼孩子們得在街頭受苦?為什麼這些苦難要加諸他們身上?在智識上,我開始接受上帝出於自由意志創造我們的說法,然而祂同時默許我們的罪惡、疏忽和愚昧。你決定要看見這些不被看見的孩子了嗎?我的孩子會跟你討錢,不過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希望被看見,被視為人,被當成孩子對待,他們要我說出他們的故事。對丹妮拉來說,一百美元就算富有了。這些街童在貧窮中受折磨,他們祈求你的了解和同理心,而不是你的憐憫和寬恕,他們只想有尊嚴地活著。人生苦短。我們能在身後留下什麼?我的一生如果能讓玻利維亞的拉巴斯那幾個街區的孩子都有個家,那就是我留給後人最大的遺產。我們的孩子不是死於疾病或營養不良,他們其實是死於貧窮。事實上,當他們死亡時,我們大都沒有看見,因為我們不敢看到他們。看看我們的孩子吧。喔不,你無須幫助他們全部的人,因為我們不可能做得到。實際上,你只要一次幫助一個就好了。世界上有七千萬個街童。有了你的幫助,就能減少一個街童,讓待在家裡的孩子多一個。然後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六個、七個…叫羅莎的女孩,叫愛麗莎的嬰兒、叫耶穌的男孩……

前進非洲體驗不同生命意義~連加恩

連加恩1976年生,從小在台北長大自認為是好命的小孩,陽明醫學大學醫學系第二十屆畢業,2001年當兵入伍選擇到非洲服替代役,被分配到西非洲的布吉納法索,將近20個月的時間讓他體驗了不同的人生意義,見證了許許多多生命的奇蹟。這個充滿外地人的第三世界未開發國家,成為連加恩的「新故鄉」,改變了他的生活,在物質匱乏貧窮卻充滿挑戰的地方,他發揮創意改善當地環境也樹立了台灣在國際間的友善形象,更讓他看到非洲黑暗中的生命希望和聖經中上帝話語的種種啟示。
《愛呆西非連加恩~攝氏45度下的小醫生手記》這本書是連加恩描寫他在非洲所見所聞、所想所作的許多感人故事的文集,在自序中連加恩寫道:
謝謝耶穌,祢讓我知道:好命的孩于,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為了幫助更多的人甚至比別人更勞累,這樣,好命才有意思。.....
對一個出生在台灣,從小在台北長大的好命孩子來說,能有機會到未開發國家體驗貧窮國家人民的生活,我相信不僅是對連加恩會有巨大的衝擊,我更希望年輕一代的台灣醫學生都能有機會去體驗不同的生命意義。

連加恩在非洲學習到生命的不同意義,我相信讀者可以分享到他想傳遞的新生命信息:
回想這二十個月,我好像被放在一個極端的環境,去看出一些事實。....
故事裡交織著人生所有的苦難,每天看到疾病、貧窮、死亡、失去親人的痛苦,同時又見證過去從來沒有見識過的光明面,例如:那個被台灣的愛心衣服塞爆的郵局;放棄鑽戒要幫村民挖井的鄭太太;雖然身體不方便,也要掃地幫助非洲學童的巫以諾;我被放在人家說的黑暗大陸,卻經歷到一些人生最正面的東西。一間房間只要有一根蠟燭,光明就可占據大部分的空間。....
以前聽人家說,這個土地的人,有一股向上提昇的力量,我在非洲的時候見識到了。.....
兩年來在非洲的經歷,讓我更加的相信台灣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因為上帝藉由這個地方的人輸出希望。這些故事是那些用衣服、用關心,和我一起去過非洲的朋友寫出來的。
我不知道哪裡去謝謝他們,....因此我把為這些人祈禱的內容寫在下面。
「親愛的耶穌,請你祝福他們,成為富有的人,只因他們所度的每一天都是有價值的;成為偉大的人,只因他們擁有偉大的夢想;讓他們在所有成功的追求背後,擁有對意義的渴望;知道所有的嘈雜忙碌之後,有永恆。在他們的人生或家庭中,就算遇到再大的黑暗困難,也有更大的光明在等待,而且黑暗從來沒有勝過光;你如何祝福了我和我的家庭,也一樣祝福他們的家庭,除掉他們人生中所有的黑暗面,包括怨恨、憂愁、嫉妒、批評、傷害,就像在我十六歲的時候,你讓我知道我真正需要的,是你的赦免,讓他們知道勝過這些黑暗最大的力量,是你十字架上的饒恕,帶領他們的一生,讓他們所在的每一個地方,因為他們更加美好,讓他們發現活著真好,因為他們永遠有更偉大的旅程去征服,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新生代活躍於文壇的醫師作家~王浩威、陳克華

新生代活躍於文壇的醫師作家大都出生於1960~1970年代,正值年輕力壯創作力豐盛的時期,王浩威、陳克華、侯文詠幾位不只著作量多,也漸趨成熟和建立起自己的獨特風格。他們不像前輩醫師經歷過苦難的時代,沒有受過太多的壓迫和限制,所以有更自由寬廣的空間可以揮灑,也享受更多的物質和經濟成長帶來的舒適生活,當然他們也親眼目睹台灣社會解嚴後的亂象和失序,所以對周遭的一切有他們的觀察、批判、喜好、厭惡,也有他們的幽默和諷刺,同情或體諒,最重要的是他們都還保有學醫者對生命的尊重和苦難的分擔,這是台灣醫師作家共有的情操,當然他們也有各自不同的寫作經驗。

在人生漫長的旅程中尋找自我
王浩威(1960~)

在學生時代〈高雄醫學院〉就開始寫詩、散文的王浩威,畢業後成為精神科醫師,在台大醫院和慈濟醫院服務一段時間後,選擇了自己開業專門從事心理治療、夫婦治療及家族治療,也因此開啟了他獨具特色的精神醫療書寫生涯。雖然在這之前,王浩威就出版過詩集《獻給雨季的歌》,文化評論「一場論述的狂歡宴」,也編過《阿米巴詩選》《非洲黑人詩選》等書,展現出他廣泛的社會關懷與敏銳的觀察,然而真正樹立王浩威獨特風格的寫作系列如《憂鬱的醫生,想飛…》、《台灣少年記事》、《台灣查甫人》、《和自己和好》等書,都是他以精神科醫師的角度在診察室中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病患,從事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所觀察、反省、思考人的生命,自我、家庭、社會、人類的種種問題,不斷追尋探索人生的虛無和意義所產生的作品。
在《憂鬱的醫生,想飛…》書中的自序王浩威寫下他「從事心理治療工作的緣由」:
做為一位心理治療者或精神科醫師,是相當受矚目的。這種注意,大部分是來自好奇心,甚至是恐懼和厭惡。至少,在各種專業中,這一行業在漫畫家筆下的曝光率是極高的。(當然,在台灣例外。在台灣,政客搶走了大部分的恐懼和厭惡。)
經常,被問起一個問題:怎麼會想從事這樣的工作?
同樣的問題經常被提及,幾個習慣性的回答也就成為標準答案了。
其中一個經常選擇的答案是這樣的:也許是遺傳吧,我外婆一生從事的行業,除了小販和果農,就是擔任所謂的收驚婆。
我還記得外婆老家的模樣,傳統的一條龍建築,座落在小鎮郊區的聚落。門口就是寬闊的穀場,房子的兩側到深遂的後院全種滿了各種果樹。
經常,我們從鎮上回到這裡玩耍、摘龍眼。天氣熱的下午,躲在門內的蔭涼處繼續各種的遊戲。然後,就會看見廣場的外門有人走進來了,幾個大人抱著孩子,一臉走過遙遠路途的急促和汗水。有時,可能是罕見的計程車,鑽到這偏遠巷弄裡的廣場。
幾個小孩子於是沈默下來,靜靜看著外婆在大廳裡祈拜觀世音菩薩,開始對焦慮的陌生人和哭鬧的小孩喃喃唸起聽不清楚的經文。印象中有一個細竹片織成的大圓盤,細白的米粒在上頭迅速旋轉,還有小孩的衣物之類。
這時的外婆,好像變成了另一個人:依然熟悉,卻又十分陌生。
多年以後,我到花蓮工作,經常利用午後的空間,到位於山脈下一個叫石壁的小地方,看廟裡的尪姨牽亡魂。兩位中老年紀的尪姨幾乎都是同樣的神采,在神明面前的虔誠,在信眾面前沈穩的權威感。忽然教我想起去世多年的外婆,當年在大廟裡教我們由熟悉轉為陌生的就是這樣一般的神情。
在薩滿儀式和心理治療之間,忽然感覺一切都是重疊的。
心理治療像一面雙重鏡子
有人問我這一行業是做什麼的。
我想了很久,搖搖頭,說:什麼也沒做。
我們總以為做了很多,卻又覺得一切的轉換或改變都如同水月浮影。難道,一個人改變了水面上的印象就等於改變了水裡的伏流嗎?
也許解決了暫時的危機,也許在他人成長的路上順手推助了一把,也許,也真的分享到了一些的喜悅。然而,大部分時候,每一個人都是獨自存在的水潭,外人的存在只是無限的假設和推測。
心理治療像是鏡子,而且,是雙重的鏡子。我能提供給個案的,頂多只是一面教他看見破碎水影裡自我影像的鏡子。但是,更多時候。是我從他的難題裡、從他朝我凝視的眼神裡,看見了永遠不一樣的自己。
我走過了許多水潭,只是看見更多角度的自己,卻對水潭的存在一點改變也沒有。
一個虛無的治療者,這是最負面的說法;一個尋求空無的修行者,這是最堂皇的說法。
本文引自:《憂鬱的醫生想飛》,王浩威著,頁152-156

向禁忌挑戰與時代逆行的醫師詩人
陳克華(1961~)

出生於台灣東海岸花蓮的陳克華醫師(1961~),從高中到大學(北醫)就以「騎鯨少年」的英姿闖入文壇,他的詩作初期清純浪漫,多方嘗試各種主題,深具挑戰性格與叛逆精神,隨著年紀漸長步入社會後,他大膽向現實社會的性禁忌、政治暴力、道德偽善挑戰,以文字顛覆時代和傳統的逆行勇氣令人印象深刻,他自己深知衝撞體制與禮教的代價必然是掀起排山倒海的撻伐殺聲,他也飽受威脅恐嚇與媒體暴力的相向,可是陳克華以眼科醫師獨到的慧眼看穿這虛偽人間百態與人性慾望的戰場,他發表的一系列驚世駭俗的作品,例如<肛交之必要>、<閉上妳的陰唇>…,而把這些眾人「不可說」的挑戰禁忌的作品文集命名為《欠砍頭詩》,足見陳克華醫師「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萬丈英雄氣概。
我們試讀陳克華醫師在《善男子》詩集中的輯二、不道德標本裡頭幾篇憤世嫉俗的作品,應可以感受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批判與憤怒和不耐:
<我只好脫、脫、脫>
無止境的偽善和鄉愿。當市井鄰里、媒體報紙、學校母姊會朝會課,還在熱烈且誠懇地討論「裸體」──一如政客們討論如何收賄分贓,警察們討論如何包賭包娼,流氓們討論如何脅迫犯案,金主們討論如何巧取豪奪,媒體人討論如何危言聳聽……時,我便有一種人類文明原地踏步了幾千年的感覺。陳舊而不耐,為了擺脫不耐,除舊布新,我只好脫、脫、脫。脫到只剩下生命不可承受之輕,方知如何承擔生命之沉重。
本文引自:《善男子》,陳克華著,頁71
<食官,污吏,奸商,刁民>
很令人煩惱不已而不能接受的,這四種人居然也都有屄,也都有屌。很能幹也頗耐肏,叫起床來也很悅耳盡責,更會生,冷不防便一傢伙生出更多小小貪官污吏奸商刁民來。
除了這四種人,台灣還剩下什麼?
於是貪官污吏奸商刁民的你振振有辭了:還有更多是什麼事也不做的人,充斥在我的身邊。
而還有更多先生是調查局,弟弟在法務部,太太是某主任女兒,爸爸是檢察官,丈人是某企業主,等等,等等,等等的人。為了除去鎮日的噁心感,我也只好脫、脫、脫。
本文引自:《善男子》,陳克華著,頁75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醫學之愛 陳勝崑 李宇宙 陳永興


熱愛醫學史研究卻英年早逝
陳勝崑醫師(1951~1989)


1951年出生於雲林北港的陳勝崑醫師,父親為陳瑞郎醫師於二次大戰末期在日本學醫,後被祖父召回北港懸壺濟世頗為鄉人敬重,自小父親即期望他長大能學醫繼承父志,他對自己父親的描述是「一位傑出的鄉土醫師與人道主義者」。
陳勝崑如願以償進入台北醫學院就讀,在學期間與北醫一些具有人文關懷的學長組成「醫學人文社」編織著青年學生的美夢,他對「課堂老師所講授的醫學那樣的唯物論或機械論,絲毫沒有人性與人情」深感失望,他覺得「這樣的教員,…無法以人類健康、幸福為理想,而只注意於某些病症的臨床表現與實驗數據,或許他們心目中,一位病人與一隻實驗的天竺鼠沒有兩樣吧!」。為此他曾掙扎想要退學重考歷史系,在人文科學與醫學的矛盾中掙扎,直到閱讀了歷史學家李約翰的巨著「中國之科學與文明」深受感動之後,才找到醫學結合歷史的方向,立志要研究科學史與醫學史,又認識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的郭正昭先生,開啟了他研究科技史大門,從此陳勝崑醫師廢寢忘食的進入「近代中國醫學史」的研究領域。
陳勝崑醫師北醫畢業後在台北市立仁愛醫院接受了皮膚科和小兒科的住院醫師訓練,後來在板橋江翠地區自行開業,他是一個以「病人為朋友」的醫生,他不只關心病人的症狀和肉體病痛,也關心病人的家庭和心靈生活,他非常敬業,體貼病人,經常夜間應診,即使半夜也不推辭,他認為「醫學是藝術而非商品,是使命而非生意」,充分實踐他的醫學人文關懷精神。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沒有放棄醫學結合歷史的初衷,在行醫的同時又考進了師大歷史研究所,繼續他科學史與醫學史的探索,他的論文一篇又一篇的發表,在1980年代他的著作《近代醫學在中國》、《中國傳統醫學史》、《中國疾病史》…等書,讓人對他的潛力和台灣科技史研究的未來寄予厚望。然而令人震驚的是正當他醫療工作和史學研究的結合正要步上人生高峰的時刻,他竟然從高處躍下,英年早逝,留給台灣醫界和歷史學界無盡的惋惜和追思。


英年早逝「今天不寫病歷」
李宇宙醫師(1953~2007)

出生於1953年的李宇宙醫師,台北縣人,高雄醫學院畢業,在學中與陳永興、王興耀、王浩威等人相熟,後來選擇了精神科。學生時代參加高醫阿米巴詩社,經常與校園中的難兄難弟高談闊論,舞文弄墨或開懷暢飲,也對台灣社會、政治、文化、醫療的問題有所關心。學校畢業後進入台大醫院精神部擔任住院醫師後任主治醫師,在精神醫療領域中,台大人才濟濟各方面研究都有前輩大師,李宇宙默默選擇了睡眠醫學領域,另走無人踏足的崎嶇小路,發現另一片沙漠中的綠洲,奠定了札實的基礎。
擔任精神科醫師的李宇宙,除了臨床工作和教學研究之外,將他的專業訓練冷靜觀察周遭的事物,深入分析、探討批判,經常發表文章於報章雜誌。他對於醫病關係,醫療行為文化,醫療和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的矛盾與衝突,經常有深刻的反省,他的觀點有時不只從精神醫學角度,還擴及生命的意義、人性的本質、哲學的思考、東西文化差異的比較來深入檢視,讀他的文章不得不佩服他的閱讀涉獵廣泛,思考細膩深沉,在批判中不失幽默,讀了之後令人會心微笑。

他的過世令親友不捨與悲慟,在告別式的追思文中,我們摘錄他的二哥悼念的片段:

宇宙,與其說你是醫生,勿寧說是「詩人」。你一直喜歡買書,看書,寫詩,寫文章。除了寫書外,連平常講話你都會把各種「意境」用最簡潔適當的語言表達出來。才不過就是兩週前,你都痛得咬牙時,我問你很痛嗎?需要加重嗎啡嗎?你的回答是:「撕裂的感覺!......」說實在,你的一生不該有遺憾,上帝給了你很多很多:一身才氣;能幹溫順的太太;兩個聰明的兒子。唯一的不捨及遺憾,沒能給錦榮跟孩子的愛,最後也由耶穌基督幫你補足,讓你的一切得以完全了。感謝讚美主! 承蒙蔡茂堂牧師,也是你精神醫學前輩,以及曾昭瑞牧師、李晶晶牧師和教會裡姊妹弟兄的引導,讓你最後真正謙卑,順服地回歸了耶穌基督。最後的一個月,在我們每天一起禱告當中,我們也都知道你對家人完全放心了,也安心了。因為天父已垂聽並應許了你的禱告,會無限地祝福並永遠照顧錦榮跟奕昕,奕昀。
現在我們大家包括你家人,兄弟以及深愛你的朋友們要在此祝你平平安安的,放放心心地與主耶穌同在!保證我們仍然會每天在禱告當中相遇。
你必安息主懷! 二哥 國俊

以醫學的愛維護人權和社會公義
陳永興醫師(1950~)

做為一個有良心的台灣人醫師是陳永興從學生時代就自我期許的目標,在高雄醫學院就讀期間,陳永興就開始參與社會服務,他認養過孤兒,擔任生命線的義工,幫忙麻痺兒童之家的學童長期做復建的課業輔導,組織百達山地服務團從事原住民的醫療服務,一直到醫學院畢業後選擇精神科為台灣地區精神病患權益奔走,又擔任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為政治犯、勞工、婦女、殘障者、原住民的人權保障盡力,甚至於1987年發起228公義和平運動挑戰台灣社會最大的禁忌,當時在戒嚴體制下他勇敢的走上街頭突破鎮暴部隊的包圍,公開要求政府賠償道歉,呼籲平反受難者冤屈、安慰家屬、制訂228為國定紀念日並興建228紀念碑,舉行追思活動。這些令人震撼的行動來自一個充滿醫學的愛的精神科醫師,從他的文章<醫學的愛>中的片段就可以看出一個台灣學醫者如何自我反省:
<醫學之愛>
何謂「醫學之愛」?這是很值得醫學生思考的問題。
首先要想什麼是醫學?醫學是否能定義為研究生命的一種學問,它是研究如何解除疾病所帶給生命痛苦的一種學問?更是研究如何使人能過較健康生活的一種學問,我自己對醫學的思考,大約如下所述。
醫學之愛,首先當然愛生命,若不愛生命便不可能研究醫學。第二、愛人類,因為你所服務的對象是人類。第三、愛健康,你希望人類過健康的生活。第四、愛解除人的痛苦。醫學之愛就是看到別人痛苦時,你無法放棄去解除其痛苦的努力,醫學之愛是看到死亡時,你無法不去救他的一種愛。愛生命就要了解生命是什麼?你必須從宗教和哲學去研究生命為何?你對生命有何看法?你認為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些問題若未先搞清楚,你說你愛生命,可能很困難。第二、你要愛人類就必須了解作為人應有的尊嚴是什麼?作為人應有的權利是什麼?所以你若沒從人的價值觀去探討作為人類應有的權利和尊嚴時,你就不是真正愛人類。因此,你對人類學、文化必須要有很深的了解。第三、你要維護一個人的健康,要減少病症所帶來的痛苦時,你必須了解生物技術知識,你要維護這環境的健康,必須愛這大自然,愛這四周讓人生存的環境,所以在此前提下,你必須對生態、科技有很深入的研究。
還有,社會制度、經濟、教育會影響一個人生活的方式,他照顧本身健康的方法,以及他對病痛的看法。若如此,你必須了解經濟、社會福利種種問題。從此定義來看,醫學之愛的範圍很廣,為了要真正愛生命、愛人類、愛健康、減輕疾病帶給人的痛苦,一個念醫學的人必須了解的不只醫學,同時必須了解人生存的環境、生存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必須了解科學宗教哲學等許多東西,醫學教育若不包括這些,就無法使一個醫學生有醫學之愛。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笠」的三位醫生詩人 ─曾貴海、江自得、鄭烱明


一、笠詩刊及其特色
1964年創刊,雙月刊
強調台灣現實精神,已出版182期

二、台灣新詩的發展

(一)日治時期
1、追風〈詩的模仿〉四首,1924年《台灣》為起點,楊雲萍、施文杞、張我軍、賴和、王白淵、楊華、陳奇雲、郭水潭、吳新榮、林精鏐。
2、風車詩社,1935年,出版4期,楊熾昌(水蔭萍) 與李張瑞、林修二提倡超現實主義。
3、1935年,楊貴(楊逵)主編《台灣新文學》。
4、1940年,西川滿創辦《文藝台灣》,38期。
5、1941年,張文環等人創辦《台灣文學》,11期。
6、1942年,張彥勳、朱實等成立「銀鈴會」,出版《緣草》詩刊。 1944年改為「潮流」,成員有張彥勳、林亨泰、詹冰、錦連、蕭金堆等。

(二)戰後時期
1、1953年,紀弦創辦《現代詩》。
2、1954年,覃子豪、鍾鼎文、余光中等組「藍星」詩社,在公論報發行《藍星週刊》。
瘂弦、洛夫、張默創辦《創世紀》。
3、1956年,紀弦成立「現代派」,提出六大信條,強調知性、新潮、橫的移植,縱的繼承。
4、1957年,《文星》雜誌創刊。
5、1960年,白先勇創辦《現代文學》。
6、1964年,吳濁流創辦《台灣文藝》。
7、1966年,尉天驄創辦《文學季刊》。

(三)五○年代:反共文學
(四)六○年代:現代主義、存在主義
(五)七○年代:鄉土文學論戰(1977)、現實主義
(六)八○年代:解嚴(1987)、認同的紛歧、女性文學、生態文學
(七)九○年代:多元風貌的文學
原住民文學、同志文學的興起

三、三位詩人的特色

(一)曾貴海:1946年生,屏東縣佳冬人。高醫醫學系畢業。曾任台北榮總胸腔內科住院醫師。省立高雄醫院胸腔科主任、基督教信義醫院副院長,現自行開業。
1966年就讀高醫二年級時,與同學成立「阿米巴詩社」。1976年定居高雄。1982年參與《文學界》雜誌創刊。1991年任《文學台灣》雜誌社社長。2002至2005年擔任台灣筆會理事長、衛武營公園促進會會長、2000年台灣南社社長。1999年迄今擔任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90年代起,積極投入綠色運動,曾獲高雄市文藝獎。
著有詩集:《鯨魚的慶典》、《高雄詩抄》、《台灣男人的心事》、《原鄉‧夜合》、《南方山水的頌歌》、《孤鳥的旅程》、《神祖與土地的頌歌》、《浪濤上的島國》、《湖濱沉思》、《曾貴海詩選》、《曾貴海集》、《三稜鏡》(與鄭烱明、江自得合著)等。
散文集:《被喚醒的河流》、《留下一片森林》。
評論集:《憂國》、《戰後台灣反殖民與後殖民詩學》。

※ 生態的與生命的和諧,歷史與社會批判。

作品欣賞
鎖匙
不知道哪個病人
匆匆忙把藥拿走
卻留給我
一串鎖匙

翻看著它
像是外外科醫生手中的斷肢吧

失去了枷鎖
能夠在這水泥木板和鋼鐵的城市
活下去嗎

休診後
把它掛在鐵柵門外
或許
他正奔馳在秋末冷清無聲的街道
追尋

門正等著他
─1982年


眼鏡
習慣地拿下眼鏡
才就寢
夢中的世界
一幕幕閃現的情節
看得那麼清楚
往往因為真實得太美好,或
太可怕
而悵然清醒

二十歲以後
一直是近視患者的我
以為鏡後的世界
就是真實的世界
每天忙著擦拭
那兩片玻璃水晶球
期待顯現美麗的新希望
而且,每過幾年
現實的折射改變了眼球的曲度
造成焦距的誤差
就換一副新的

儘管我這麼努力
仍然達不到
世俗社會的標準視力
─1984年


男人五十歲
常綠樹,變身
成為變葉樹
順從日照和四季
飄落秋天的葉子

舊照片,翻開
一條細細的小河
從這一頁沖流到那一頁
流成河床的故事

春天邊緣
美麗的少女
擦身走過
側看成風景

寂寞的時候
已能感知時間的重量
滑行
產生輕輕的阻力

一九九六年春夜
漂浮於銀河星系
注視地球太空船家鄉
臭氧層森林物種能源和棲地
宇宙不停地爆炸擴展
故鄉和地球卻已那麼衰老

拼命的喊著不要不要不要
奔向大河高山和海洋
傾聽大地紊亂的心跳和喘息
構成五十歲男人變貌的癡情

終於了解作為父親的況味
細看那塊開花的蕃薯
亮紫的花萼
從土地的綠堇挺起
孕育夢又連結夢
緊密有力的網住五十歲父親的心
─1996.2.1


向平埔祖先道歉
人類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族群
台灣平埔,我們的遠祖
完全從平原消失了

只能由人類學的研究報告
嗅探某些河洛客家後代
雙眼皮下深邃的眼神
存在過的幽遠靈魂

三十多年前,最後一雙梅花鹿
被獵殺
你們再也不必躲藏在構樹下
互相追逐

阿立祖的祖靈
飄遊空中
日夜尋找荒涼聚落的公廨
盛滿椰殼瓶壺的清水
洗滌靈魂
失落的子孫
誰也不認識祂

月光遍灑大地的夜晚
看不到多情的麻達(註)
手持鮮花柳葉
吹鼻蕭彈口琴
鼓動原野的蛙聲蟲鳴
撥亂少女熱烈的情火
輕輕的壓垂地面柔順的草床

春天的刺桐
仍然孤獨的宣告播種的季節
樹上的鷦鷯淒卜微細的幽鳴
樹冠頂火焰般的紅花
不就是五百年來
平埔命運的血花嗎
每年春天,在枝頭暗泣

失去了人種的標記
溶化成我們不明的部份
血緣基因潛存的傷痛
母系社會絕後的哀愁
當我們凝視台灣大地時
幽幽的湧出亡族的悲歌
我還能從文獻上感知
沾血的雙手
尚未冷卻的餘溫
當台灣人還沒有真誠懺悔
有些人必須站出來
向共同的祖先道歉
愧疚的深深的道歉

刺桐花再度召喚族人時
請牽手呼應
讓花朵認出純潔善良的平埔後代
穿越血淚歷史的迷障
再生的新台灣人
─1998.11
註:麻達:平埔未婚青年


Sars Virus在街頭喝咖啡
第一次搭乘人身載具進入城市
街道超乎異常的沉默
咖啡座散坐著幾個顧客
品嘗巴西雨林出產的卡布奇諾
茫然的眺望慌亂的街景

口罩把人臉罩成神秘的隱身者
被追逐的倉惶
從眸中的告白中一覽無遺

地球生物界命運的操縱者
急速晃動的逃亡身影
變得極度謙卑
我們停留在冷清的街道
靜靜的分享人類建構的城市文明
我們的故鄉在遙遠的國度
可能是非洲的原野
可能是巴西雨林的深處
可能是被犁平的原始處女地
流浪生命出土後轉進城市
跟隨人的腳步尋找落居的棲地

咖啡已冷
高樓間的黃昏更加孤寂
明天的命運不知如何
我們與人將互相追逐到另一個地球的角落
─2003.3.5


孤鳥的旅程

廣漠的海洋
該飛向哪裡?

緊貼波濤和陸地的界痕
拍擊孤獨的翅翼
寂寞的旅程
隱藏著前方的信念吧

追求生命中短暫的夢
或者,必須完成的夢
不停地翻飛地平線
到達可能的地方
也許,是不可預測的命運
追逐著牠
向未知的世界

記持ê幼紋
湖邊ê樹仔跤
兩人恬恬對看
無講半句話

坐佇邊仔ê座位
優雅ê身影
一幅寂靜ê景色
心內藏著互相ê記持

春天ê湖面
像少女ê面容
一絲絲仔動靜
佇目眉中
結作一條幼紋
輕輕ê哀愁
風過水無紋

清幽無湧ê湖面
過去ê思慕
開出記持ê芳花
日頭漸漸沉入湖中
月娘光光照孤影
心內,紲愈來愈m甘
─2010.1



(二)江自得:1948年生。台中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任台北榮總胸腔科住院醫師、台中榮總胸腔內科主任,退休後轉任顧問。 1967年加入高醫「阿米巴」詩社結識曾貴海、開始寫作。作品散見《阿米巴》、《笠》、《龍族》、《文學界》等雜誌。
1988年11月,在實驗室不慎摔傷右膝蓋,開刀住院。住院期間感悟不能再空擲歲月,決定重新提筆寫作。曾與鄭烱明、曾貴海等人共同創刊《文學台灣》。曾任財團法人台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笠詩社社長。現為文學台灣雜誌社副社長。曾獲陳秀喜詩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醫療服務獎。
著有詩集:《那天,我輕輕觸著了妳的傷口》、《故鄉的太陽》、《從聽診器的那端》、《那一支受傷的歌》、《給NK的十行詩》、《遙遠的悲哀》、《月亮緩緩下降》《Ilha Formasa》、《三稜鏡》 (與鄭烱明、曾貴海合集)、《江自得集》等。
散文集:《漂泊─在醫學與人文之間》。

※生命的關切,歷史的凝視與反省。


作品欣賞

你逐日下垂的乳房
─給福爾摩沙之二


落日的霞光
層層湧入妳的胸口
將妳的悲傷
染上淡淡的雲彩
也將我脆弱的身影
橫過妳逐日下垂的乳房

入夜,一排霓虹燈伴著晚風
唱起卡拉OK
高分貝的音響在追逐人潮
慾望與女體的誘惑正翩然起舞
在酒拳吆喝聲的背後
有人進行某些交易

藉著一盞明燈
我清楚地看到,暗地裏
有一隻手
正挖空妳的腦袋
扭曲妳的臉頰
割裂妳的心
然後,為你抹上濃妝
掩飾妳逐日下垂的乳房

半夜裏傳來
一顆星在妳耳畔低吟
哦,那屬於玻璃珠與橡皮筋的曲調
妳似曾相識地應和著
靜靜憑弔悄然遠逝的昨日

我頹然跪下
跪在妳嬴弱的身旁
啊,讓星光照耀我吧
讓我哀傷的影子
讓我倒下的影子
再次
橫過
妳逐日下垂的乳房
─1989年


咳嗽
曾經,你說過
故鄉漆黑的深處
蘊藏著
大地咳嗽的聲音

曾經,你說過
人類基因庫的底層
蘊藏著
悲哀的眼淚

喔!日夜漂流的你
在死滅的土地
在污濁的街道
在核爆的陰影
在權勢的網結
在物慾的洪流中

日夜漂流的你,終於
對著不可測的命運
拋出一串串
憤怒的咳嗽

第一聲是
牙刷主義
第二聲是
黨國資本主義
第三聲是
他媽的爛主義
…………
─1993.10.10


從聽診器的那端
冬天的早晨空蕩蕩
冷風吹得很懶散
一陣孤寂自亙古的洪荒向你襲來
籠罩著沉甸甸的烏雲的天空
開始感到些許焦躁不安的天空
因而抱怨起俄羅斯的政變,喬治亞的內戰
德國統一後的紛亂及蕭條景象

病中的早晨陰暗暗
思緒湧現得很靦腆
陣陣雨絲落在你傾斜的回憶裡
蟠據著黑魘魘的愛滋病毒的軀體
開始爆漲崩裂的軀體
因而憎恨起人類的偏狹,無盡的慾望
好勇鬥狠的習性

從聽診器的那端
我在你生命的底層細細傾聽
依稀聽到你DNA傳來的死亡密碼
緊扣住遠方世界爭執的聲音
─1993.10.29


癌症病房
1
白色的牆,白色的床單
背後是無限的空白

小小的茶几上
一個憂鬱的蘋果

2
夢中故鄉冬日的街道
海風吹拂起母親的臉

遙遠的歌聲在童年低唱
一滴滴哀愁自點滴液注入

3
房內四處紛飛
白骨的意象

乾燥了的笑容
在靜寂的冬夜碎裂

4
黎明的微雨中浮現
一株野菊
─1994.3.6


彈奏弓琴的馬沙古
馬沙古遠遠看見妲娜
她揹著竹筒取水回來
眼睛像一波波海浪

他走過她身邊
感到春天在樹梢搖盪
她瞥見他兩頰間的陽光
點燃春日的山谷
而毫無心機的藍天,以及
熟讀幸福的大地
就在眼前閒聊

夜晚,他離開公廨
走向她的貓鄰(註)
敞開心中那顆月亮的窗
讓星群趕來傾注

他站在她窗口下
彈奏弓琴
手指的熱力
越過音階
追逐高潮

屋外,相互纏繞的牽牛花
在液體的夜裡
把春天煮沸了

註:貓鄰:平埔族未嫁女性專用房舍,或者稱為籠仔。


你不是英雄(註)
A.
在緊縮的氣壓下
窒息了的島嶼
灰暗
如一隻失神的漂鳥

當暴風襲過海面
自由的羽毛紛紛脫落

B.
告別了
曾經美麗的家園
失去了身分與聲音的家園
你不是英雄
你只是太熱愛這塊土地

C.
向著愛戀的島嶼
你泅吧
泅過黑色的海洋
泅向金黃的灘岸

以完美的姿勢
泅入歷史的廣場

D.
死亡的哲學
靜寂如火

在烈焰中
你的血仍堅持
愛與和平

E.
熱淚莊嚴地墜落
滋潤喑啞的大地
撫慰受傷的蘆葦

藉太陽的長臂
你把福音
綿綿傳回故鄉

F.
憤怒的地心在宣洩熱度
嚴冬即將遠去
喂,昏睡的種籽們
快快伸出頭來
迎接春天吧

G.
你不是英雄
你只是想做一個
真真實實存在的


註:寫於鄭南榕自焚之後,1989年4月。主張台灣獨立並爭取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鄭南榕被控叛亂罪,在警方拘提前於1989年4月7日自焚,壯烈成仁。本詩曾刊載於1989年7月號《台灣文藝》。



(三)鄭烱明:1948年生於高雄。籍貫台南縣。中山醫專醫科畢業。內科醫師。曾任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1968年加入笠詩社。1982年與葉石濤等南部作家創辦《文學界》雜誌,並任發行人,積極推動發展台灣文學。《文學界》停刊後,1991年再與作家學者創辦《文學台灣》雜誌。曾任笠詩社社長、台灣筆會理事長。2005高雄世界詩歌節、2007台蒙詩歌節策畫人。現為文學台灣基金會董事長。曾獲笠詩獎(1982)、吳濁流新詩獎(1983)、鳳邑文學獎(1998)、南瀛文學獎(1999)、高雄市文藝獎(2006)。
著有詩集:《歸途》、《悲劇的想像》、《蕃薯之歌》、《最後的戀歌》、《鄭烱明詩選》、《三稜鏡》(與曾貴海、江自得合著)、《鄭烱明詩選》(漢、蒙文)、《三重奏》。
編有:《台灣精神的崛起》、《混聲合唱》、 《穿越世紀的聲音》。

※ 現實性、批判性、思想性、人的存在與尊嚴


作品欣賞
乞丐
我走在黑暗的小巷
沒有人看我一眼

我蹲在閃爍的陽光下
沒有人看我一眼

我躺在公園的椅子上
沒有人看我一眼

我暴斃在一家店舖的門口
卻吸引成群看熱鬧的人
─1970年


誤 會
那個藝人,滿身大汗的
在熱鬧的廣場上
表演他的絕技

他靜靜地立在那兒
突然,像隨風飄起的一片羽毛
停留在空中翻筋斗
然後落下
兩手撐著地面
成為倒立的姿勢
看著周圍驚訝的人群

我以為他是在用另一種角度
來瞭解這世界,然而
他的夥伴卻說:
他只是想試試他的力量
能否舉起地球罷了
─1970年


幻影
凝視牆角污穢的排泄物
一點不覺得噁心

眺望窗外自由的天空
一點不覺得嚮往

愛或被愛
現在都無關重要了

只緊緊地閉住雙眼
讓看不見的眼淚滋潤心中的孤獨
那隱藏的生的幻影
才會恐怖地呈現出來
─1975年


瞭解
倘若你現在不瞭解我
那麼你將永遠無法瞭解我了

明天,我將把我們之間
每一座交通的橋樑
不留痕跡地
自記憶的國度中拆除

你將不懂我說話的語言
不知道我歌唱的內容
也不明白我為什麼
痛哭和歡笑的理由

一切是如此的陌生與遙遠
倘若你現在不瞭解我
那麼你將永遠無法瞭解我了
─1975年


杜鵑窩的斷想
之一
思考的房間
沒有沙發、桌子、彈簧床
也沒有可以寫字的筆和紙
空蕩蕩的

只歪斜地躺著
幾具不能思考的靈魂
在那兒蒸餾、發酵
偶爾散發著一股令人作嘔的味道
不瞭解的人
還以為有什麼東西在敗壞呢

之二
日子一天天地飛逝
生命一步步地逼向終結
不曾發現的美的存在
今夜,必定在世界的某處
有如曇花般
燦爛地盛開著

要不,我孤寂鉛似的一顆心
怎麼突然輕快起來?
─1979年


給獨裁者
你可以把我的舌頭割斷
讓我變成一個啞巴
永遠不能批評

你可以把我的眼睛挖出
讓我變成一個瞎子
看不到一切腐敗的東西

你可以把我的雙手輾碎
讓它不能握筆
寫不出真摯和愛的詩篇

你可以把我監禁再監禁
甚至把我的腦袋砍下
而你仍不能贏得勝利

在歷史嚴厲的裁判下
你的憤怒只是
寒風中的一個噴嚏而已
─1980年



一個男人的觀察

認識她
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開始瞭解她
才是最近的事
她習慣把愛
解釋成難懂的字眼、奢侈品
不希望大家分享
她喜歡誇耀她輝煌的家世
善於製造淆亂視聽的假相
蒙蔽她的追隨者
她說話的神情永遠充滿著自信
不管四周環境多麼惡劣
別人同不同意她的見解
她總時刻不忘強調她的地位的正統性
她走起路來的姿態
使你不相信她是一個未婚的媽媽
她有許多不成文的禁忌
若是誰觸犯了
必定逃不掉她的懲罰
她生氣的時候
儼然是暴君一個
我曾要求結束我們之間的曖昧關係
她卻一口拒絕
還憤憤地說:
「誰都不能把我這個象徵摧毀!」
她有野心
但經不起批評
終日沉浸在
一廂情願的幻想之中
忘記了現實的殘酷
而把所有人生的挫折歸咎對方
我不忍心傷害她
也想不出使她清醒的辦法
雖然她一度是我瘋狂地愛過的女人


童 話
─ 紀念一對孿生女孩的死


是一則黑色的童話
不幸妳們成了故事中的主角
多少人嘆息,多少人哭泣
也無法縫合流血的傷口

帶著驚惶,帶著蒼白的純真
妳們提早離開了這醜陋的世界
變成兩隻無依的天鵝
飛翔一望無垠的穹空

我說小女孩妳感到孤單嗎?
如果我的詩句不能與妳作伴
請繼續飛吧,不要回首
一直飛到黑夜的盡頭

啊,那時──
妳們會恢復原來可愛的模樣
不,是一對婷婷玉立
散發著愛與希望的女神
─1985年
註:孿生女孩指1980年2月28日受害的林義雄先生的女兒亮均和亭均。


三重奏
一、我
我不是你的一部份
因為我不是單純的我

我曾經擁有你
在不堪回首的歲月裡

請不要對我恫嚇
我的體內蘊藏你不瞭解的人生

明天,我將以另一個我
從透明的海岸出發

二、你
你不時窺視著我
以一雙狼的青色的眼睛

在寂靜無聲的夜裡
你暗藏的慾望膨脹
如巨蟒般
從海的那邊纏繞過來

你利用語言
不厭其煩的
構築一個又一個
虛幻的世界

有人慶幸已經找到
出口

三、他
隔著海峽
他以毀滅性的武器瞄準我
然後微笑著說:我要擁抱你

我感覺到他亢奮的心跳
熟悉而陌生地
敲打我脆弱的耳膜

我的存在
是一種令人無法忍受之惡嗎?

灰色的海的天空
看不見一隻海鷗飛翔
─2005年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跨越政權交替奠定台灣醫學根基的大師


二次戰後(1945), 台灣從日本統治變成了國民政府統治,原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變成了台大醫學院。日治時代第一位台灣人醫學博士杜聰明擔任了首任院長,日籍教授和醫生紛紛返回 日本,而台籍醫界前輩開始在杜聰明領導下著手建立台大醫學院和醫院的發展。經過戰爭的破壞百廢待舉的情況下,許多醫界前輩千辛萬苦的為台灣醫療發展奠定了 流傳迄今的良好基礎,閱讀他們的傳記或文學作品有許多令人感動而值得學習效法的內容。我們選讀台大奠基初期的藥理學、外科、精神科、病理學四位前輩醫師杜 聰明、林天佑、林宗義、葉曙的心路歷程,可以看出他們在人生艱困過程中奮鬥開創的精神,他們受到日治時期嚴格的醫學訓練,在最匱乏的環境中,發揮了最堅忍 的毅力,引導台灣醫界接軌國際,對病患和國民健康作出令人激賞的貢獻。





 
杜聰明,台灣醫學發展史上的小巨人〈個子很小但影響深遠且巨大〉,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台灣醫學教育本土化的開山鼻祖,他的一生從1893年至1986年享年九十四歲,將近一世紀跨越兩個不同政權統治的時代,留下最珍貴的台灣現代醫學發展見證,他的名言:「樂學至上、研究第一」留給台灣後代所有的學醫者永遠的懷念和鞭策!

開創台大胸腔科、心臟外科、肝膽外科等外科次專科領域的先行者,也是建立台大外科朝會制度及住院醫師完整訓練的第一位主任和教授。在台灣醫界尤其外科領域,林天佑醫師是無人不知的大前輩,可是或許很少人知道少年時期的林天佑,是夢想要成為公學校的「訓導」(老師)或能夠為時代寫生,描述民族苦痛,安慰受苦心靈的「作家」或「畫家」,事實上林天佑確實也考進台北第二師範學校想要圓夢的努力著。

1920年 出生於日治時期的林宗義,父親是日治時代第一個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台灣人教育博士林茂生,自小受到父親融合東西方文化的身教言教,擁有跨躍海島走向人 類世界的國際視野,在他一輩子充滿艱辛坎坷又富傳奇創造的生涯當中,他永遠記得他的父親在他要出國深造時送他的一首詩:「桃源在何許,西峰最深處,不用問 漁人,延溪踏花去」。就是靠著這樣追尋理想桃花源,孤軍奮戰開拓冒險的精神,林宗義在二次大戰後(1946)成為第一位從日本東京大學返回台灣,擔任台大第一位精神科主任的精神醫學開拓者。

二次大戰後(1946)由 上海東南醫學院應聘來台大,擔任台大病理學科首任主任的葉曙,是當時台大少數外省籍教授之ㄧ,由於他是留學日本千葉大學獲得良好病理專業訓練的背景,對於 日本醫學教育非常了解也精通日語和中文,所以對戰後台大的重建與台灣醫界前輩良好關係的建立發揮很大的作用。能夠在百廢待舉的艱困時期一步一步奠定台大病 理學科的基礎,並協助推展病理解剖和檢驗到全台灣各私立醫學院、公私立醫院,他的貢獻為全國醫界共認,而他的兩本著作《病理三十三年》、《閒話台大四十四 年》更是台灣醫界傳記文學的經典文學,其中對台灣病理學發展的辛酸苦辣以及台大早期人、事、物的生活點滴回憶,可以說是台灣醫學珍貴的史料,也可讓後代學 醫者了解前輩大師的人格風範。
  
延伸閱讀:
《回憶錄》,杜聰明著,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
《台灣醫界人物誌》,陳永興著,望春風出版社。
《一代醫人杜聰明》,楊玉齡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杜淑純口述,國史館。
《象牙之塔夢迴錄》,林天佑著,傳記文學出版社。
《杏林生涯雲和月》,林天佑著,臺灣商務印書館。
《小螞蟻的足音》、《幻想之旅》、《餘生的腳印》畫冊。
《精神醫學之路》,林宗義著,稻香出版社。
《島嶼愛戀》,胡慧玲著,玉山社。
《文化與行為─古今華人的正常與不正常的行為》,林宗義著,曉園出版社。
《病理三十三年》,葉曙著,傳記文學。
《閒話台大四十四年》,葉曙著,傳記文學。



林宗義教授的人道精神


    認識林宗義教授本人是1987年推動228和平日運動之後的事,雖然在此之前拜讀過他的論文、著作,也聽過他的名子和他父親林茂生博士在228事件悲慘的遭遇,但因我是1977年才踏入精神醫療工作領域,當時他已人在國外流亡多年也是聞名國際的台灣人精神科醫學者,我本人又不是台大醫學院畢業生當然也無緣上他的課,所以遲至1987228事件40週年時,我為了平反228,前往加拿大溫哥華拜訪了林宗義教授,懇請他代表受難者家屬加入228公義和平運動的行列。

   作為深受其害遭遇外人難以想像痛苦打擊的林教授,沒有像一般受難家屬讓我感受到哀怨、憤怒、不平的報復心理,也沒有一般受害者家屬常見的害怕、逃避、遲疑的態度,他用溫和、堅毅、沈著的語氣娓娓道出埋藏在內心深處40年的傷痛心聲:「我的父親失蹤四十年了,作為家屬我們沒有看到他的屍體,不知道他的死亡時間和地點,不知道他的死亡原因,被誰槍殺?沒有審判的判決書?沒有任何一個政府單位或負責人針對林茂生的遇害提出任何的說明!」「如果要我回到台灣為228平反說幾句公道話或作一些努力,我至少必需要能公開紀念林茂生,為他作40年來第一次追思禮拜!」「許多受難者家屬的心靈創傷四十年來沒有人給予安慰或關心,我們至少要對受難者家屬展開拜訪,尤其我們作精神科醫師的,更應該關懷受難者家屬的創傷症候群,如何療癒228受害者家屬的心理,可能是我回台灣最重要的工作!」「我的父親失蹤後,我遍地打聽尋找,找不到他。我的母親當時告訴我:宗義仔,你不要有報復的念頭,我們家七條命都在你手上,我們三代都是讀書人,你要用教育的方法去感化敵人,教他們用文明的方法而不用野蠻的方法來統治人民,不要想用其他的方法去為父報仇。」


   這使我想起了日治時期第一位進入台灣高山地區從事醫療傳道工作的井上伊之助先生的故事,他的父親因從事樟腦開採工作在台灣花蓮山區被原住民出草砍頭死亡,井上伊之助為報殺父之仇終生抱持耶穌基督的愛,為台灣原住民的健康和醫療奉獻一輩子。在每天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及傳染病橫行、生活環境惡劣的條件下,為了原住民教化和傳道工作,他甚至犧牲了自己三個小孩的生命,還有太太的健康,無怨無悔搶救原住民老弱婦孺,他用上帝的愛來報殺父之仇,這樣的人道精神令人感動。我見過林宗義教授之後,在接下來的幾年共同參與228公義和平運動中,常常能感受到他和井上伊之助先生相通的上帝之愛與人道精神的召喚。

    1987年到1989年期間,林宗義教授回到台灣,我們有較多的接觸和討論問題的機會,不只是在228平反的工作中,我體會到他忍辱負重不計毀譽實現家屬心願的精神,我看到他溫和理性卻堅定勇敢的面對種種挫折,不屈不撓的爭取事實真相和社會公義,他對228受難家屬的心理撫慰與心靈重建展現了寬容包涵的人道立場。他對政府的態度不卑不亢適度表現台灣人的尊嚴和受害者家屬的骨氣,他沒有激昂的言語或激烈的行為,但他以國際觀和學者的態度提出合理的要求,與政府首長展開對話商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深深佩服他的專業素養和人道關懷的精神。有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在和他討論台灣社會、政治、教育、文化的種種議題時,我可以學習到前輩精神科醫師的風範令我深深的感動。

    有一次,林教授提到他被中國政府邀請去當心理衛生顧問時,中國政府領導人與他之間精彩的對話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當林教授抵達中國北京時,接待的中國官員說:「歡迎您回到祖國訪問,希望您能對祖國的心理衛生工作提供寶貴的建議。」林教授回答:「我的祖國是台灣,我很高興有機會訪問中國,對於中國的心理衛生工作,我很樂於以世界衛生組織顧問的身分提供我的看法。」中國政府派出最高層級的人大委員長廖承志(是國民黨大老廖仲凱的兒子)接待林教授時又說:「國民黨蔣介石殺害我的父親廖仲凱,也殺害了您的父親林茂生,所以我們有共同的敵人。」林教授回答說:「殺父之仇是私事,我來中國訪問是公事,台灣與中國的未來牽涉台灣2300萬人的前途,是公共事務,我不能以私害公,台灣的前途必須由2300萬台灣人共同決定。」這也是林教授長期在海外推動台灣人自決運動的一貫立場,即使在他面對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攏絡時,他仍堅持一貫的人道精神與自決立場,我深深受其感動。

    當林宗義教授完成他平反228心願之後,他和家人將228受難者的補償金捐贈成立「林茂生愛鄉文化基金會」,提倡熱愛鄉土、關懷教育、培養台灣優秀人才的宗旨,他念念不忘的是三代台灣讀書人從事教育工作的理想,希望以愛人愛上帝的宗教情懷和人道精神,繼續貢獻台灣社會。在林宗義教授應邀於台大景福會發表的演講中,很令人感慨的一段內容提及他的護照,他說自己出生於日治時代所以生下來是日本國民,戰後從東京大學畢業回台大工作,又變成中華民國國民,但是所持中華民國護照常常在世界各地碰壁,後來擔任世界衛生組織顧問,常常要去世界各國開會,反而持世界衛生組織的護照可以通行無阻,等到他到美國、加拿大的大學任教,為了小孩子的就學方便,他選擇入籍加拿大成為加拿大公民,領到加拿大護照時內心百感交集,他心裡想說:「不知哪一天,才能有一本祖國台灣的護照?」

    如今,林宗義教授離開了我們,他已經回到上帝的懷抱中安息,我想他一輩子等待的台灣護照沒有領到,卻領到了充滿上帝的愛和人道精神的天國護照,我們還在台灣受苦奮鬥的精神科後輩,是否也在盼望著領取自己最希望領到的一本護照呢?


2010.9.11寫於 羅東聖母醫院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留美返台回饋鄉土的醫師作家


台灣醫學的發展,在二次大戰前受到日本統治(1895~1945)的影響最深,二次大戰後逐漸建立起台灣本土醫學的基礎,1950年代國民政府撤退來台,韓戰爆發後,美國協防台灣帶來大量美援,許多優秀的台灣醫界前輩也有機會赴美留學、進修,1960~1970年代,台灣醫師前往美國深造的人數大量增加,而台灣醫學的發展受美國的影響也更明顯,尤其醫學教育的內容及住院醫師的訓練制度更是如此。
這些年來,台灣醫學教育改革的腳步正在默默的前進著,背後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的三劍客,黃崑巖醫師、黃達夫醫師和賴其萬醫師,有類似的留學美國經驗和回歸鄉土 奉獻教育的抉擇,更有共同的人文關懷和社會使命。當然他們也有不同的生命歷程和人生經驗,也常常發表許多引人深思的文章,讀這三位醫學教改推手的文章,常 讓學醫的後輩們獲得當頭棒喝,在忙碌煩人的醫療過程中,暫且回頭反省一下學醫所為何來?
1950進入1960年 代,台灣開始接受美援,美式醫療的影響日益明顯,許多戰後才在台灣接受過醫學教育的醫師,開始踏上留學美國的途徑,在美國深造接受了世界一流的醫學訓練之 後,有的留在美國的各大醫學中心或研究機構服務,有的則選擇返國回饋鄉土。台灣目前推動「醫學教育改革」最積極的三劍客,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黃崑巖院長,他從台大醫學院1959年畢業,當過外科住院醫師,後來留學美國的喬治華盛頓大學得到微生物學博士,並擔任該校教授;1982年 他決定歸國奉獻所學,出任成大醫學院的創院院長,他在醫學專業之外,對醫學史、語言文化、醫院建築、社會環境、教育制度都有很深刻的反省和關懷。從他所發 表許多關心醫學教育改革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對台灣的大學教育和醫師養成投入的心血,這些文章收集在《醫學這一行》書中。另外在《醫師不是天使》的書中,黃崑巖院長的許多短文精闢獨到,內容充滿啟發令人省思,可看出他對當前國內大學教育的偏差發展多麼憂心和關心。

 黃達夫院長,目前是以照顧癌症病人最受肯定和推崇的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他也是台大醫學院畢業〈1964〉, 後來也是前往美國深造,擔任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內科教授;回台之後他一直關心台灣的醫療品質,對醫師的臨床學習和服務抱著最深切的反省和提倡,在醫病關係的 改善和醫療制度的改革充滿熱誠與實踐,目前他不只負責和信癌症中心的院務,也擔任衛生署的國家醫療品質委員會主任委員。他的著作有《用心聆聽》、《用心、 在對的地方》,可以體會出對醫師的自我期許以及對病人的用心關懷。
 
賴其萬醫師,他也是台大醫學院(1969)畢業,接受神經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後,擔任主治醫師再往美國深造,在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擔任神經科教授,腦電圖生理室主任及癲癇特別門診主任;1998年 返台後,他擔任慈濟醫學院院長、慈濟醫院副院長、慈濟大學副校長,對國內的醫學教育發表了許多引人深省的文章,目前他擔任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的執行秘 書,正好與黃崑巖、黃達夫搭配成推動台灣醫學教育改革的鐵三角。賴其萬醫師的著作有《病人心、醫師情》、《醫師的深情書》《當醫生遇見Siki》、《照亮黑暗角落》、《話語、雙手與藥》等,他是目前仍常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感人熱淚的醫師作家。他的文章會給年輕的醫學生或已經從事醫療專業工作的同仁深刻的反省。

延伸閱讀:

《醫學這一行》,黃昆巖、黃達夫、賴其萬等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醫師不是天使》,黃昆巖著,健行文化公司。
《醫眼看人間》,黃崑巖著,天下雜誌出版社。
《黃崑巖談教養》,黃崑巖著,聯經出版社。
《黃崑巖談人生這堂課》,黃崑巖著,健行文化公司。
《黃崑巖談人文素養》,黃崑巖著,健行文化公司。
《給青年學生的十封信》,黃崑巖著,聯經出版社。
《黃崑巖的人生啟思錄》,黃崑巖著,時報出版社。
《黃崑巖套書》,黃崑巖著,九歌出版社。
《黃崑巖談有品社會 》,黃崑巖著,聯經出版社。
用心聆聽-黃達夫改寫醫病關係》,黃達夫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用心,在對的地方:黃達夫的醫療觀》,黃達夫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有願景的憤怒》,黃達夫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醫師的深情書》,賴其萬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當醫生遇見Siki》,賴其萬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病人心 醫師情》,賴其萬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話語、雙手與藥》,賴其萬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杏林筆記:行醫路上的人文省思》,賴其萬著,經典雜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