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為本,醫學為用
推動醫學人文教育之深化與向下紮根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精神醫學出身的存在主義大師─雅思培(Karl Jaspers1883-1969)

雅思培的生平


卡爾‧雅思培本來是精神科醫師,後來改行做心理學教授,最後卻以存在主義哲學大師留名青史,他對現代神學、精神醫學和哲學均產生重大的影響,他在醫學院畢業之後,接受精神醫學的訓練,而且也曾經做過精神科醫師,但是最後,他對哲學的探索產生濃厚的興趣,並且試圖去發現新的哲學體系而奉獻一切,雖然他被視為德國存在主義的重要代表性人物,可是他本人並不喜歡被人貼上存在主義的標籤。

一八八三年二月二十三日,雅思培出生於德國的奧登柏格(Oldenburg),父親是一位法律學者,母親是農家子女,他很早就對哲學產生興趣,不過因為受父親的影響,讓他決定進法學院就讀,但是不久,他就發現他對法律根本沒有興趣,因此一九O二年19歲那一年,他轉到醫學院改讀醫學,並以犯罪學作為他的畢業論文。

一九O九年他整整在醫學院苦讀七年才畢業,畢業後他找到海德堡一家精神醫院的工作,開始看起精神病患,這家醫院精神醫學先驅克烈培林(Emil Kraepelin)曾在此工作過一段時間,逐漸地雅思培對當時醫學界研究精神疾病的態度產生不滿,因此他決心想從事改革精神醫學的工作,可是在一九一三年30歲的他,意外地在海德堡大學找到一個臨時的心理學教授的職位,不久之後因為他的表現傑出,他的職位變成終身職,而雅思培似乎樂不思蜀地不再從事精神醫學的臨床工作。那時鼎鼎大名的社會經濟學家韋伯(Max Weber 1864-1920)也在海德堡大學擔任教授,雅思培變成韋伯家族的密友。


40歲那一年,他由心理學領域轉攻哲學領域,並且進一步的擴大他在精神醫學方面的主題研究,並且逐漸成為德國與整個歐洲的著名哲學家。


但是好景不常,一九三三年他50歲那一年,希特勒的納粹勢力崛起,雅思培因為有一位猶太人的妻子,他被政府當局視為他有「猶太污點」,因此一九三七年他被迫辭去教職,第二年他所寫的書也被禁止出版,但是因為他廣結善緣,許多人都在暗中支持他,他的很多朋友都認為他是無辜的,因此他得以繼續他的哲學研究工作,而沒有受到太多的孤立,可是他和他的妻子不斷地受到當局要送他們去集中營的威脅,直到一九四五年三月三十日,海德堡被美軍解放之後,他才重獲自由之身。


受到二次大戰期間受恐赫的影響,一九四八年65歲的雅思培搬到永久中立國的瑞士,任教於巴塞爾大學,晚年他在哲學界的地位愈來愈崇高,最後一九六九年在瑞士巴塞爾去逝,享年八十六歲。


他對精神醫學方面的貢獻


雅思培對當時大家對精神患者的普遍瞭解產生不滿,因此他開始懷疑「診斷的標準」和「臨床精神醫學的治療方法」,他在一九一O年發表了一篇革命性的論文,探討「妄想症」(Paranoia)問題,到底是人格方面的問題還是有關生物醫學變化的結果?在這篇論文中,雖然他並沒有提供新的觀念,但卻提出了一種新的研究方法,雅思培仔細研究好幾位「妄想症」病人,並且提供這些患者詳細的傳記資料,但重要的是他也提供了病人本身對自己症狀的看法,後來雅思培這種研究方法叫做「傳記方法」(Biographical method) ,已經成為現代精神醫學的主流研究方法。


一九一三年他出版了二巨冊的精神醫學史上的經典名著「一般精神病理學」(General Psychopathology),這部體大思精之作,是他多年來研究精神病理學的看法的總結,不僅作為德國精神醫學界必讀之作,而且很多現代的診斷標準是從此書裡面的觀點發展出來的。其中特別重要的事,雅思培相信精神醫生必須由外在形式去診斷症狀(尤其是對精神異常的病人)而不是由精神病人的內在去診斷。譬如說,要去診斷「幻覺」(hallucination),病人看到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病人在沒有任何感官的刺激下,他經驗到的視覺上底現象,也就是形式比內容重要。


他對哲學和神學的貢獻


大多數評論家,都把雅思培與存在主義哲學連結在一起,這主要是因為雅思培深受二位存在主義哲學先驅:丹麥的齊克果和德國的尼采的影響,另一方面是他的哲學研究的主題與「個人自由」息息相關,而個人自由也是他哲學思想的重心所在。


一九三二年他出版了三巨冊的「哲學」(philosophy),在此書中雅思培發表了他對哲學史的看法,並介紹他哲學研究的主題,他從現代科學和經驗主義開始講起,雅思培指出當我們對現實產生懷疑時,我們就會面對實驗或科學的方法是無法超越的,在這點上,個人面臨一種抉擇,陷入絕望和放棄或是採取信仰的跳躍進入雅思培所謂超越之境。在做此跳躍時,個人面對他們自己的無限度的自由,雅思培稱此為「存在」,也就是終於能夠體驗真實的存在。


對雅思培而言,「超越」一辭就是存在於時間與空間的世界之上,他的超越的公式導致很多哲學家認為雅思培是一元論者,即使他本人一再強調承認主觀和客觀的觀念底正確性是非常必要的。


雅思培是比較了解「處境」(situation)的一人,他由主修法律而轉入精神病理學,仍然不能解除他的疑感,終於不得已才步入哲學的堂奧,他深深地體驗到哲學之無用。然而還自願的投身進去,他自己說:「雖然我不斷的在讀偉大哲人的著作,我至今仍不信賴哲學,不過另一方面,科學的限制與智識的可能性卻明白的啟示我哲學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與必要。」又說「要想成為一個哲學家,對我來說簡直和想作詩人一樣,是件愚昧之舉。」雅思培處於亂世,因此他的存在哲學根本是亂世哲學。他認為社會學、心理學和人類學都非根本之學,它們所探究的只是有關人的問題,而不能鞭辟入理,直接觸及「人」本身的問題,雅思培放棄了方法「Method」認為在社會學、心理學或人類學的方法或其他種種方法之下所了解的人只是一個側影,而不是他的血與肉,治學可能要用方法,然而治人卻絕不能用方法,不然將無法滲透到心的地下室,易言之,不能了解人的底細,雅思培拋棄了諸種「方法」之後,他建立一個原則─視人類與萬物為一種生命體來探索,他以一種特殊的知識來窺察生命的現象,也就是尼采所謂,「以藝術家的眼光觀察科學,更以生命的眼光觀察藝術。」


雅思培與另一位德國存在主義大師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兩人都對「存在的意義」探索頗具興趣,他們本來也是好朋友,但後來因為海德格傾向納粹政權,才導致友誼的破裂,雅思培雖然在遭遇人類精神上的破舟之痛,但他不像海德格那樣汲汲於想建立思想體系,因為有體系的思想不可能是存在問題,而「脫離了『存在』,去創造形而上的客體世界。或去闡解存有(Being)之根源,是毫無用處的」在此,雅思培暗示海德格哲學的徒勞,而他本人則用「超越」(Transcendence)來應付一切死結。最後他也放棄存在哲學而步入理性哲學作為一種解救之道。在面臨悲劇之後,卻還能憑著他「高貴的靈魂」來讚美世界與生命的美好,這是一種宗教的境界,而藏在雅思培的「超越」之外衣裡的,正是這種宗教境界。總之,在存在主義大師中齊克果是虔誠的基督徒,而沙特是公開的無神論者,雅思培是泛神論的人文主義者,因此他絕對不是宗教上的虛無主義者。


雖然雅思培反對宗教的教條,包括個人的上帝觀念,透過他的「超越哲學」和「人類經驗的限制」,他也影響了當代的神學思想,而神秘的基督教傳統也影響他頗深,他對東方哲學特別是佛教產生濃厚的興趣,由此它發展出「軸狀時代」的理論,在這一時期,哲學和宗教都有可觀的進展,他甚至為了基督教的去神話問題,與魯道夫‧布特曼(Rudolf Bultmann)作公開論辯。


雅思培也廣泛地寫文章討論現代科學和現代經濟以及政治機構對人類自由的影響,在二次大戰期間,因為他太太是猶太人而必須放棄教職,戰後他恢復他的教職,並為此問題寫了一本書叫「德國的罪行問題」(The Question of German Guilt),他勇敢地探討德國人在希特勒第三帝國時期所患的殘暴行為與過失做全面性的檢討。


雅思培的政治觀


雅思培重視人文主義和政治領域方面的統合底文化傳統的連續性,他強烈反對極權主義的專制政治,他也警告技術專家政治的危險性和把人當作科學工具的政權,他也懷疑多數決的民主,因此他支持的政治形式是:保障個人的自由和有限的政府權力,建立在可靠的傳統並且由智識精英來管理。


雅思培的影響


雅思培認為康德之後,最重要的二位哲學家是齊克果和尼采,在他所編著的:「偉大的哲學家們」一書中,他寫道:「我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情來接觸齊克果的哲學,除了尼采之外,我認為他是康德以後最重要的思想家,至於歌德和黑格爾給一個時代劃下了一個句點,並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思想,也就是屬於實証論的自由科學,而不能視為真正的哲學。」


雖然雅思培的確深受齊克果和尼采的影響,但是他也受更傳統的哲學家的影響,尤其是康德和柏拉圖,華爾德‧科夫曼(Walter Kaufmamn)在他的名著:「從莎士比亞到存在主義」中說:「雖然雅思培的確受齊克果和尼采的影響,但是他比較接近康德的哲學。」


因此雖然雅思培常被視為尼采和齊克果的接班人,事實上他的眾多觀點似乎跟康德比較接近,尤其是康德的矛盾論和康德在自由、信仰和決斷領域方面的思想可以說是雅思培的模範,但是即使重視智識的康德,也認為有時必須擺脫智識為信仰留些空間,而雅思培之所以珍視尼采,也是因為尼采有時也會擺脫智識,讓雅思培的哲學信仰預留發展的空間,這點從雅思培本人的一篇論文「論我的哲學」中得到證明:「當我在學校時,我首先接觸到史賓諾沙,然後康德成為我喜愛的哲學家,即使到現在仍然是,後來尼采變成對我很重要的哲學家,是因為他對虛無主義的莊嚴啟示和如何去克服虛無主義的課題,對我產生影響。」


而在二十世紀的思想家中受雅思培影響最深的二位是:Jeanne Hersch和Hannal Arendt,他們後來也成為德國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另外二位受他影響的是他的學生Paul Ricoeur以及他在海德堡大學的接班人Hans-Georg Gadamer。


除了文中所提的雅思培著作外,他還有下列名著:
(1) 存在主義哲學。
(2) 理性與存在。
(3) 智慧之路。
(4) 人在現代社會。
(5) 為每一個人所寫的哲學。
(6) 史特林堡和梵谷以及史威登壁(Swedenborg)和賀德林(Holderlin)之間病態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