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為本,醫學為用
推動醫學人文教育之深化與向下紮根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留美返台回饋鄉土的醫師作家


台灣醫學的發展,在二次大戰前受到日本統治(1895~1945)的影響最深,二次大戰後逐漸建立起台灣本土醫學的基礎,1950年代國民政府撤退來台,韓戰爆發後,美國協防台灣帶來大量美援,許多優秀的台灣醫界前輩也有機會赴美留學、進修,1960~1970年代,台灣醫師前往美國深造的人數大量增加,而台灣醫學的發展受美國的影響也更明顯,尤其醫學教育的內容及住院醫師的訓練制度更是如此。
這些年來,台灣醫學教育改革的腳步正在默默的前進著,背後推動醫學教育改革的三劍客,黃崑巖醫師、黃達夫醫師和賴其萬醫師,有類似的留學美國經驗和回歸鄉土 奉獻教育的抉擇,更有共同的人文關懷和社會使命。當然他們也有不同的生命歷程和人生經驗,也常常發表許多引人深思的文章,讀這三位醫學教改推手的文章,常 讓學醫的後輩們獲得當頭棒喝,在忙碌煩人的醫療過程中,暫且回頭反省一下學醫所為何來?
1950進入1960年 代,台灣開始接受美援,美式醫療的影響日益明顯,許多戰後才在台灣接受過醫學教育的醫師,開始踏上留學美國的途徑,在美國深造接受了世界一流的醫學訓練之 後,有的留在美國的各大醫學中心或研究機構服務,有的則選擇返國回饋鄉土。台灣目前推動「醫學教育改革」最積極的三劍客,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黃崑巖院長,他從台大醫學院1959年畢業,當過外科住院醫師,後來留學美國的喬治華盛頓大學得到微生物學博士,並擔任該校教授;1982年 他決定歸國奉獻所學,出任成大醫學院的創院院長,他在醫學專業之外,對醫學史、語言文化、醫院建築、社會環境、教育制度都有很深刻的反省和關懷。從他所發 表許多關心醫學教育改革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對台灣的大學教育和醫師養成投入的心血,這些文章收集在《醫學這一行》書中。另外在《醫師不是天使》的書中,黃崑巖院長的許多短文精闢獨到,內容充滿啟發令人省思,可看出他對當前國內大學教育的偏差發展多麼憂心和關心。

 黃達夫院長,目前是以照顧癌症病人最受肯定和推崇的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他也是台大醫學院畢業〈1964〉, 後來也是前往美國深造,擔任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內科教授;回台之後他一直關心台灣的醫療品質,對醫師的臨床學習和服務抱著最深切的反省和提倡,在醫病關係的 改善和醫療制度的改革充滿熱誠與實踐,目前他不只負責和信癌症中心的院務,也擔任衛生署的國家醫療品質委員會主任委員。他的著作有《用心聆聽》、《用心、 在對的地方》,可以體會出對醫師的自我期許以及對病人的用心關懷。
 
賴其萬醫師,他也是台大醫學院(1969)畢業,接受神經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後,擔任主治醫師再往美國深造,在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擔任神經科教授,腦電圖生理室主任及癲癇特別門診主任;1998年 返台後,他擔任慈濟醫學院院長、慈濟醫院副院長、慈濟大學副校長,對國內的醫學教育發表了許多引人深省的文章,目前他擔任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的執行秘 書,正好與黃崑巖、黃達夫搭配成推動台灣醫學教育改革的鐵三角。賴其萬醫師的著作有《病人心、醫師情》、《醫師的深情書》《當醫生遇見Siki》、《照亮黑暗角落》、《話語、雙手與藥》等,他是目前仍常在報章雜誌上發表感人熱淚的醫師作家。他的文章會給年輕的醫學生或已經從事醫療專業工作的同仁深刻的反省。

延伸閱讀:

《醫學這一行》,黃昆巖、黃達夫、賴其萬等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醫師不是天使》,黃昆巖著,健行文化公司。
《醫眼看人間》,黃崑巖著,天下雜誌出版社。
《黃崑巖談教養》,黃崑巖著,聯經出版社。
《黃崑巖談人生這堂課》,黃崑巖著,健行文化公司。
《黃崑巖談人文素養》,黃崑巖著,健行文化公司。
《給青年學生的十封信》,黃崑巖著,聯經出版社。
《黃崑巖的人生啟思錄》,黃崑巖著,時報出版社。
《黃崑巖套書》,黃崑巖著,九歌出版社。
《黃崑巖談有品社會 》,黃崑巖著,聯經出版社。
用心聆聽-黃達夫改寫醫病關係》,黃達夫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用心,在對的地方:黃達夫的醫療觀》,黃達夫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有願景的憤怒》,黃達夫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醫師的深情書》,賴其萬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當醫生遇見Siki》,賴其萬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病人心 醫師情》,賴其萬著,天下文化出版社。
《話語、雙手與藥》,賴其萬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
《杏林筆記:行醫路上的人文省思》,賴其萬著,經典雜誌出版社。

沒有留言: